為期4天的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6月7日在德國慕尼黑會展中心落幕。數字化、人工智能、中歐班列等成為本屆博覽會的熱門話題。博覽會共吸引全球約2300家參展商,其中60余家來自中國,是歐盟國家外的第一大參展商。與會人士認為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給歐洲和中國企業創造了雙贏機會,期待更多中國物流企業前來參展。
為期4天的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6月7日在德國慕尼黑會展中心落幕。數字化、人工智能、中歐班列等成為本屆博覽會的熱門話題。博覽會共吸引全球約2300家參展商,其中60余家來自中國,是歐盟國家外的第一大參展商。與會人士認為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給歐洲和中國企業創造了雙贏機會,期待更多中國物流企業前來參展。
兩年一屆的慕尼黑國際物流博覽會創辦于1978年,是全球物流行業第一大展會。作為世界頂級的運輸物流盛會,展會囊括物流服務、信息技術和供應鏈管理等各個相關領域。
“數字化是未來物流業發展的關鍵”
在虛擬現實眼鏡和動感座椅的雙重模擬下,德國郵政集團展臺工作人員本杰明·施瓦姆正在體驗叉車失穩情況。他迅速調整方向盤與操縱桿,直至視野重新平穩、屏幕警報解除。“這樣的應激培訓有驚無險,在叉車司機培訓初期既能提高安全性、減少成本,又不影響學習效果。”摘下虛擬現實眼鏡的施瓦姆表示。
一個集裝箱可以有多智能?在荷蘭鹿特丹港務局展臺,一個展示集裝箱或傾斜、或搖擺,模擬著“漂泊”在海上的智能集裝箱。就在上個月底,一個智能集裝箱與其他41個普通集裝箱一同隨著貨輪從鹿特丹港口出發,將記錄未來兩年船上的各種信息。該智能集裝箱裝有各類傳感器、測量設備和太陽能電池板,可以測量空氣質量、集裝箱內外氣候情況、集裝箱內物體的運動、噪音、氣味等幾乎所有環境變量,還可以準確定位。
鹿特丹港務局官員拉德馬克表示,海運集裝箱在裝載和卸載期間,會從雷達中消失,最長“消失”時間可達數周。以從新加坡運往鹿特丹的集裝箱為例,一路上要涉及30多個國家的海關規則,過程復雜。智能集裝箱技術如果能進一步推廣,將為打擊走私犯罪,尤其是毒品走私,提供全新解決思路。
本屆博覽會從各個方面展現了物流行業的數字化發展趨勢。硬件方面,有可以自動跟隨揀貨員、穿行于倉庫中的無人駕駛載貨小車,可以自主裝卸貨物的快遞無人機,在大型貨倉內用于掃描貨物條形碼的掃描無人機;軟件方面,有物流云平臺解決方案,基于可穿戴指環、增強現實智能眼鏡技術的視覺分揀方案……
數字化既是機遇,也是挑戰。德國聯邦信息技術、電信和新媒體協會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,79%的貨運公司將數字化視為物流領域的最大挑戰。雖然絕大多數企業都不否認數字化帶來的好處,但只有少數應用了人工智能、區塊鏈或3D打印技術。阻力主要來自高人才成本、技術工人儲備不足和激烈的國際競爭。
“數字化是未來物流業發展的關鍵。”德國聯邦交通和數字基礎設施部部長安德烈亞斯·朔伊爾在博覽會期間表示,人工智能、5G移動通信標準將是未來物流業的關鍵技術。為此,德國聯邦政府今年計劃投資170億歐元,為物流數字化打造設施基礎,提供人員培訓保障。